close

進到圖書館,望著書架上滿坑滿谷的書,要怎麼選擇自己想看什麼書。

因為自己懷的是男寶寶,就會想多了解一些書名上有「少年」、「男孩」等相關字樣;

最後是因為書的背面的描述:「這是伊克寶‧馬西的真實故事」、「一本一天就看得完的書,一場一生都忘不了的感動。」讓我決定就是它。

157345.jpg

這是一本在講童奴的真實故事,看完書後,就上網看相關資料

http://msps-tw.blogspot.com/2016/05/3-3.html

這裡有提到伊克寶於1983年出生在巴基斯坦的小農村,多麼近代的故事,僅僅大我6歲而已,如果他還活著的話。

書裡面寫著他的成熟想法,讓人想像不到這只是一位十歲的小孩的奮鬥故事(感覺像是15.16歲的少年),回想自己十歲時,大約在國小三年級,確實已經有自己的想法了,差別在於有沒有那個反抗的勇氣,伊克寶享年12歲,被謀殺,但是他創造了更多的伊克寶。

 

因為這本書,讓我想更深入了解巴基斯坦是一個怎樣的國家。

https://www.backpackers.com.tw/forum/showthread.php?t=1888963

 

擺脫貧窮這件事情真的跟你出生在哪個國家有很大的關係。

像是我們也去過吳哥窟,你說他們不努力嗎? 我會說,他們有些人比我們還要努力,可是我們擁有的卻比他們多太多。

 

在書裡面提到一位小女孩叫做瑪麗亞,是這群童奴裡面唯一一個認識字的,因為她的父親是教師,在他們的環境裡,還在提倡貧窮可以靠讀書翻身,跟我們這個時代的成長環境,勝利方程式自然不同。

 

童奴的狀況至今依舊存在著,甚至國際化了,除了書內提到的磚窯工廠、地毯工廠,其他國家還有可可豆產業、種植大麻等,不禁讓我們在享用美味的巧克力,以及欣賞美麗的地毯或磚造建築時,聯想到背後這些童奴的辛酸淚水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ei-shan 的頭像
    Pei-shan

    寄放我的情緒_

    Pei-sh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